当冷空气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会冻得脸红鼻涕流,很多人为此烦恼不已,有鼻炎患者的人更加有体会,其实流鼻涕也是对呼吸道的一种保护。
鼻子的任务就是在你呼吸的时候,确保你吸入的是温暖和潮湿的空气,这样当它到达你的肺部时,就不会刺激体内的细胞。通过鼻子吸气时空气处于低于冰点的温度时,穿过鼻子的空气约为26°C,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高达30°C。
不管我们吸入的空气有多冷,鼻子后面的空气湿度通常都能达到百分之百左右。
这表明,鼻子能非常有效地确保我们呼吸的空气在到达肺部之前变得温暖和潮湿。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寒冷、干燥的空气也会刺激你的鼻子里的免疫系统(称为“肥大细胞”)。
这些细胞会在你的鼻子里产生更多的液体,使空气更潮湿。据估计,当你的鼻子执行这个功能时,你的鼻子每天会失去300-400毫升(10 -13.5盎司)的液体。
热量和水分的流失是密切相关的:
水的蒸发(需要大量的热量)从鼻子里吸收热量,从而使它更冷。
因为呼吸的空气变暖的任务优先于鼻子的热量损失,因此作为回应,流向鼻子的血流量进一步增加(身体对冷的正常反应是将血液从表面分流到深血管, 尽量减少皮肤的热量损失)。
所以很难平衡从鼻子失去的正确的热量和水分量。
当代偿机制过于活跃时,湿度超过需要加湿的干燥空气,就将会从鼻孔中滴下来,变成鼻涕。
哮喘和过敏患者的肥大细胞通常更为敏感,而对环境刺激和温度变化敏感的患者则对于血管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鼻腔充血,甚至打喷嚏都可能由冷空气引发。
治疗方法通常是经常携带一些纸巾或手帕。而抗胆碱能药(阻断神经冲动)和抗炎鼻喷剂如阿托品和异丙托溴铵也已经试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