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健康知识学习 / 正文

清心开窍法治疗乙脑“暑痉”

清心开窍法治疗乙脑“暑痉”

患儿陈某,8岁,男性,北京市昌平区人。病历号29149。

入院日期:1958年8月18日,出院日期:9月3日。

主诉:高热,头痛,呕吐3天而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3天,感觉全身倦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日10余次;并有寒战高热,昨日起有神昏谵语,无抽搐。大便一日未行,小便量少,来本院治疗。既往曾患麻疹、咽炎及支气管炎。未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体检:体温39℃。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识欠清,呈半昏迷状态。耳鼻咽均正常。项有抵抗,腹软,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膝反射存在,巴宾斯基氏征(+),布鲁辛斯基氏征(+),高登氏征(+),克匿克氏征(+),奥本罕姆氏征左(+)。

检验:血象:血色素13.1克,红细胞403万,白细胞22700,中性90%,淋巴9%,单核1%,小便无异常,大便有蛔虫卵,脑脊液:微混,细胞186,蛋白(+),糖2?5管阳性,胸透正常。病期3日入院。流行性乙型脑炎补体结合试验1:8。

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治疗经过:8月18日,高热无汗,头痛项强,呕吐,神昏谵语,苔白微腻,脉濡滑。证属毒邪由卫分逆犯心包,拟鲜藿香9克,香藿9克,鲜佩兰9克,鲜芦根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杭菊花12克,鲜竹叶40片,竹茹12克,生石膏60克(先下),甘草4.5克,扁豆花12克,水煎服。另紫雪9克,每次服3克,3小时1次。

19日早:体温40.2℃,仍呈昏迷状,频弄舌,时而自抓小便,脉濡而数,舌黄苔。乃暑温邪热陷人手足厥阴之象,恐成痉厥险症。宜清心肝之热毒风邪,以清宫汤加减治之。

生杭菊6克,玉竹9克,连翘心3克,竹叶卷心6克,杭菊花3克,犀角3克,丹皮45克,地龙皮3克。犀珀至宝丹1丸,分2次用药汁冲服。

至下午5时10分,高热仍不退(39℃),头剧痛,躁扰不休,有时唱歌,有时颠簸作舞蹈状。服药时极端抗拒,骂詈不止。因服药困难,权治以外敷法,冀杀减其脑热。活蚯蚓1团,皂矾1.5克,共研一处,敷囟门上(须剃净头发),用胶布固定之。

至7时,躁扰稍安,仍高热,弄舌。处清热透络之剂。犀角3克,丹皮3克,连翘心3克,赤芍药4.5克,广郁金3克,鲜菖蒲3克,龙胆草3克。另以鲜芦根30克,鲜荷叶30克,鲜茅根30克,灯心1.5克,煎汤代水煮药,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鼻饲)。

20日早5时40分:体温39.2°C,仍频频弄舌,躁扰,周身烙手,大便自17日早未行。前方加竹叶卷心3克,再进1剂。下午,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滑而数,呼吸平,嗜睡,已稍安舒。大便一次,量少,小便短,应属温邪蕴闭三焦,拟苦降通利之剂。金银花9克,青连翘6克,川黄连3克,子条芩3克,鲜芦根15克,滑石12克,扁豆衣9克,杏仁6克,通草3克,竹叶6克,广郁金3克,服2剂。

21日:高热巳退,惟躁扰未除,时时起坐狂呼,目不识人,脉数而滑,舌中心黄白相杂。再投以清宫汤:玄参心9克,连翘心6克,竹叶卷心9克,莲子心3克,犀角4.5克,麦冬15克,鲜荷叶1张,金银花15克,鲜菖蒲6克,铃羊角0.6克(分2次冲),送服万氏牛黄丸1丸。第2剂加麦芽、稻芽各6克。

22日:神识已清,有时娇啼作嚷,舌黄,大便未行,脉见缓和。予和胃通里之剂。糖瓜蒌9克,鲜菖蒲6克,香稻芽6克,鲜荷叶6克,竹叶卷心9克,寸麦冬9克,炒谷芽6克,瓜霜紫雪1克(分2次冲服)。

23日:药后仍便秘,辅以灌肠,下粪甚多。舌苔中心仍黄,有时头痛。是里热未清,有灼热之象,宜清热为主。杭菊花6克,玉竹9克,鲜石斛9克,金银花6克,鲜荷叶1张,竹叶卷心6克,鲜生地9克,藁本3克,鲜菖蒲3克,麦芽9克,紫雪2.4克(分2次冲服)。

24日:脉微,神清。前方去紫雪丹再进。

25日:右脉滑,左脉缓,舌黄苔微腻,前额微痛,食欲欠佳,大便二日未畅行,但腹软。是阳明余热未净,拟和胃清热。太子参3克,寸麦冬6克,糖瓜蒌9克,炒谷芽9克,香稻芽6克,炙甘草3克。

26日:停药观察。?

9月3日出院时,一般情况良好,检查并无阳性发现。26日追踪访问,无后遗症发现。

此患儿狂躁异常,且弄舌不止,是心经火毒炽盛,故始终以清宫安宫为治,坚持不渝,得化险为夷。中间因抗拒服药,曾辅以外敷法,在短时间内,即热势渐减,神智渐案,法简效捷。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网站地图.湘ICP备17004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