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门诊上一个宝妈问:“宝宝这两天突然开始不好好吃奶,在吃奶过程中还紧皱眉头,检查宝宝的嘴巴,发现有好多奶瓣似的东西,爸爸用棉签去抹,很难抹掉,使一点劲抹掉后发现底下的粘膜有出血点,宝宝痛得大哭,章医生到底咋回事呢?”
经诊断宝宝是得了“鹅口疮”。
宝宝为什么会得鹅口疮?
婴儿鹅口疮为白色连珠菌感染引起,所有人的体内都有这种菌,它是消化系统内正常存在的,通常细菌会处在静止状态,当它偶尔有机会生长扩散时,就会引起感染。
母乳喂养期间,宝宝的口腔环境正是这些细菌生存的完美环境,因为这些细菌在温暖、潮湿、含糖的环境中繁殖得更快。
有鹅口疮的宝宝在吃奶时可能比平时更不踏实,也有可能因为嘴疼而不愿吃奶,因此食欲不佳、体重下降。但也有些宝宝症状不明显。
宝宝得鹅口疮怎么办?
方法一
每天吃奶前20分钟用1.4%碳酸氢钠液涂宝宝口腔,每天早中晚3次,使白色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中无法生存。母乳喂养前将1.4%碳酸氢钠液涂抹在妈妈乳头,婴儿的奶瓶应注意消毒。(1.4%碳酸氢钠液是由:10ml5%碳酸氢钠液加20ml温水兑。)
方法二
将一片制霉菌素片压成粉,每次取1/3制霉菌素片粉末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吃奶后20分钟涂口腔,每天三次。
注意事项
涂抹药物时应将舌面、牙龈等全部涂到,在用药2-3天时口腔的白膜会完全消失,但肠道仍然有白色念珠菌,如此时停药,肠道白色念珠菌会再次引起口腔粘膜感染,如多次反复后药物效果会变差,不得不选择成人药物。鹅口疮的治疗疗程为口腔白膜完全消失后至少再用药一周。